概况:
为加强医科院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我院于2016年8月成立了干细胞转化医学中心,2018年8月更名为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心定位: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生物医学技术平台,形成我院高水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转化医学研究和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实现我院成为福建省基础医学研究的排头兵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中心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技术平台的服务职能,为全院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服务,为高水平的PI团队提供共享平台,为实现我院愿景提供技术支持及保障。
中心拥有一批高学历、素质优良的优秀科研人才以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博士学位3人,组成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现有干细胞培养实验室、斑马鱼实验平台、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免疫组化实验室、普通细胞培养实验室等开放运行。中心现有DNA测序仪、PCR循环仪、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双相电泳设备、蛋白纯化设备、研究级倒置相差荧光数码图像系统、冷冻切片机、斑马鱼养殖系统及显微注射系统等现代化大型仪器及完整的技术支撑系统。
科研特色领域
1、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平台:集科研创新、合作交流、技术服务为一体。建立罕见病、遗传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为研究相关疾病机理、药物筛选系统、药物安全性评估及基因治疗提供独特模型;目前已成功建立携带c.3369-3370 insC突变的HCM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系,该细胞株命名为“FJMA0001i-HCM”,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9956,同时“一种携带c.3369-3370 insC突变的HCM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系”已获得发明专利;相关论文已在“Stem Cell Research”发表。
2、 斑马鱼研究平台: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斑马鱼实验平台于2018年起筹备建设,目前已具备有规范化独立斑马鱼养殖系统两台套、显微注射系统(含拉针仪与磨针仪)一台套、体视显微镜一台、倒置荧光显微镜一台,目前已繁育有AB系、性腺、胰腺、血管、神经系统、甲状腺、骨组织等荧光品系转基因斑马鱼,可独立开展斑马鱼毒理、肿瘤异种移植模型、药物筛选、化妆品毒性测试与研发、分子机制研究相关科研工作。
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健康效应研究:以大鼠为模式生物,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健康效应及防控进行相关研究和工作。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全球范围内最广泛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我们的前期研究主要探究了DEHP对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所得结果有助于全面评估DEHP对人类生殖系统的毒性。同时,我们还初步探究了DEHP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目前已发表相关SCI论文3篇。